《BMC醫學》期刊最近發表了一項有關癌癥的研究,該研究表明每周吃5次或更少的肉與較低的總體癌癥風險相關。
英國牛津大學科學家通過收集并分析英國生物樣本庫472377名成年人的數據,對飲食與癌癥風險之間的關系展開調查。參與調研的人員的年齡在40——70歲之間,研究者向他們詢問吃肉和吃魚的頻率,然后再通過健康記錄計算他們平均11年內新發癌癥的發病率。研究者同時也考慮到了糖尿病狀況以及社會人口學、社會經濟和生活方式的因素,避免了干擾因素。
調查顯示有247571名(52%)參與者每周吃肉5次以上,205382名(44%)參與者每周吃肉5次或以下,10696名(2%)參與者只吃魚不吃肉,還有8685名(2%)參與者是普通素食者或嚴格素食者。參與者中有54961名(12%)在研究期間罹患了癌癥。
研究人員通過此次調研發現,與每周吃肉5次以上的人相比,總體癌癥風險在那些每周吃肉5次或以下的人中降低了2%,在那些吃魚但不吃肉的人中降低10%,而在普通素食者和嚴格素食者中降低了14%。
將特定癌癥的發病率與參與者的飲食習慣做對比之后,研究人員發現,每周吃肉5次或以下的人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比每周吃肉5次以上的人降低了9%。同時他們還發現,與每周吃肉5次以上的男性相比,前列腺癌的風險在只吃魚不吃肉的男性中降低了20%,在普通素食男性中降低了31%。遵循普通素食習慣的絕經后女性死于乳腺癌的風險比每周吃肉5次以上的女性低18%。但是研究結果表明,這是由于普通素食女性的身體質量指數(BMI)往往比吃肉女性低。
研究人員提醒,由于這項研究采取的是觀察法,受客觀或主觀因素影響,并不能揭示飲食和癌癥風險之間存在一定的因果關系。另外,英國生物樣本庫的飲食數據是在一個單一的時間點上收集的,而非一個連續的時間段內收集,因此可能無法代表參與者終生的飲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