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7月21號長江白鱘被正式宣布滅絕后,又有一種生物被宣布“功能性”滅絕。這無疑是再一次為保護工作“敲響警鐘”。
近日,外媒報道稱,被認為是美人魚原型的儒艮已在中國功能性滅絕。人們最后一次見到活體是在2008年的海南省文昌市。沒想到曾經傳說中美麗的“美人魚”,最終還是走向了將要滅絕的邊緣。據了解,該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開放科學》雜志上。
所謂功能性滅絕,是指在自然條件下,動物的種群數量已經無法維持繁衍了。也就是說,盡管儒艮還有個體存活,但是它們已經無法在自然的狀態下繁殖了,如果這樣持續下去,沒有外界因素介入,那么儒艮最終面臨的將是滅絕的命運!
儒艮之所以又被稱為美人魚,主要是儒艮的腹面,在水里看起來像是人類軀體,所以才被叫做美人魚。此外,儒艮是草食性哺乳動物,主要以海帶、海藻為食,特別依賴海草,壽命可達70年。外觀與海牛類似,它需要定期浮出水面呼吸,還被稱為世界上最溫柔的動物,因為它的行動很慢,性情溫順。
據專家分析,造成儒艮將要滅絕的因素有,工業生產導致海洋被污染;人類在海域的活動范圍擴大,沿海地區過度開發導致生態環境遭到破壞;過度捕撈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氣候變化導致海草棲息地迅速退化,而儒艮是以食海草為生,這是影響其生存的最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