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開年,特斯拉以創紀錄的大降價給了行業當頭一棒,也讓人們認識到今年車市的競爭會有多激烈。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0個汽車品牌直接或間接參與到這場價格戰,甚至有車型優惠超10萬元。
從年初特斯拉啟動大幅降價,到湖北推出限時特惠,車市的“降價潮”愈演愈烈。降價范圍也從新能源汽車領域卷入燃油車領域,爭搶消費者的一場“廝殺”,非常激烈。
專家表示,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整個汽車市場,增速都明顯放緩,車企今年的重心是爭奪存量市場份額?!敖祪r不一定能換來銷量,但別人都降你不降,肯定會丟失市場?!?/p>
并非所有車企都有底氣降價。除了特斯拉,多家汽車集團的毛利率未達20%,造車新勢力普遍處于虧損狀態。值得一提的是,鋰電原料降價給車企降價帶來了成本空間。3月8日,據數據,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37.3萬元/噸。行業預測,四季度碳酸鋰價格有望降至20萬元/噸。
截至目前已有至少30個汽車品牌參與到這場價格戰,最高優惠超過10萬元。有的是品牌官方的活動,有的是地區經銷商促銷;有的是直接降價,有的是抵現、保險補貼、金融貼息、贈送選裝包等間接形式。上汽奧迪的優惠活動雖然只面向內部員工,但二手平臺上已有員工購車名額轉讓。
汽車全面“降價”對整體市場的銷量提升有一定積極影響,但對整個行業而言,僅是“緩兵之計”,難以對促消費達到“長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