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最新放假通知來啦!
距離現在最近的一個法定節假日,就是我們的清明節了,今年的清明節是在4月5日,星期三,放假一天,不用調休。勞動節4月29日至5月3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上班。
清明節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也開始仿效,在清明節這一天祭祖掃墓。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所以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
1、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
清明節本屬“祭祖節”,是表達孝道的重要節日。而以祭祀場所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墓祭、祠堂祭。清明節掃墓一般上午進行,還要攜帶酒食果品,在墓前焚燒紙錢。為墳墓培新土,叩頭祭拜。
2、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所以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3、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4、蕩秋千
秋千是中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創造的一種運動。春秋時期傳入中原地區,漢代以后,秋千逐漸成為清明、端午等節日進行的民間習俗活動并流傳至今。
5、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