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時間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古代的時候,人們稱夜為“宵”,而正月按照農歷紀法則是元月,所以也就把新的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稱之為“元宵節”。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的圓又大,圓圓的月亮象征著團圓,每到元宵節期間,人們都會進行賞花燈、猜燈謎、舞獅、逛廟會等活動,寓意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在新的一年里能夠順順利利、健健康康。
? ? ? ?賞花燈 元宵節賞花燈的習俗,源于漢明帝時期。永平年間,漢明帝大力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廷和寺院中“燃燈供佛”。后來元宵放燈的習俗就又宮廷中流傳到民間,每逢元宵節,無論士族還是平民,家家戶戶都會掛起彩燈,大街小巷都會燈火輝煌。時至今日,每到元宵節,大街上張燈結彩,各種各樣的花燈看的人眼花繚亂。
吃元宵 元宵其實就是湯圓,只是北方的習慣叫法,湯圓是南方的習慣叫法。一提到元宵節便會想到吃元宵,吃元宵也是傳統活動之一。元宵不僅白白圓圓非常可愛,而且更是寓意著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團團圓圓、生活美滿,同時豐富多樣的餡料也會使得家人身體更加康健,久而久之便成為了一項重要的傳統習俗。
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后來增加的一項活動。元宵節里張燈結彩,猜燈謎給喜慶的日子增添了不少雅趣。將帶有謎語的紙條掛上,任由顧客們紛紛去猜測,獲勝者便會有精品小禮物,好不熱鬧。
逛廟會 逛廟會也可謂是古代元宵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因為廟會可謂是一個巨大的載體,在這里不僅包含著賞花燈,而且還會有許多的小吃和娛樂活動,可謂是人們在此節日中的一個必備活動。而且廟會更是承載著佛教文化,所以信仰佛教的人們也會在此節日中前往廟會上香祈福,祈愿家中新的一年運勢亨通、生活美滿。
舞獅子 舞獅子是我國一項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元宵佳節或者其他集會盛典,民間都會以舞獅子的形式來助興。這一習俗起源于三國時期,流行于南北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