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游客滯留北海:解封后出游又被困 出行計劃全被打亂
近日,正值旅游旺季的廣西北海市發(fā)生疫情傳播,7月17日北海市通報有2000多名游客滯留。其中就有許多剛剛從上海解封出來的游客。
出行遇疫情,計劃被打亂,吃飯成問題
滯留旅客梁女士告訴記者,她找民宿老板借了廚具,并且很幸運地網購了一些菜,已經做好了被長時間滯留的準備。梁女士稱,今年春季上海疫情期間,她居家隔離了兩個多月,解封后第一次到外地旅游又被滯留。
“現在海城區(qū)疫情比較嚴重,我的健康碼已經紅了,即便出門也沒地方可去。”梁女士苦笑著說,她到北海后還沒來得及上潿洲島就發(fā)生了疫情,現在北海的各處場所都要求掃碼,除了出門去做核酸,其他場所她都進不去。
梁女士是7月9日到的北海市,12日出現疫情后被滯留。“我計劃得可好了,原來準備先到北海玩幾天去桂林和陽朔,再坐飛機去海口,現在整個出行計劃全都被打亂了。”梁女士抱怨說。
附近的外賣幾乎都停了,梁女士為了解決吃飯問題向民宿老板借了電磁爐等廚具,又跟老板溝通調換了一個有冰箱的房間,準備自己做飯。17日她非常幸運地趕在網店停售前下單買到了菜,在冰箱里囤了番茄、茄子、包菜、土豆等夠吃一周的菜。“我昨天網購的菜價格跟平時差不多,我下樓拿菜時還有小區(qū)居民問我在哪買的,因為他們買不到了。”梁女士告訴記者,目前北海市海城區(qū)的菜市場大都暫停營業(yè)了,她在手機上看到只有少數網購超市還可以買到菜。
配合防控工作,期待早日解封
梁女士租住在離海邊不遠的一個小區(qū)內的民宿,由于不在小區(qū)業(yè)主群里,她無法第一時間接到社區(qū)下發(fā)的信息,下樓查看通知后開始按防疫要求跟著做核酸。“小區(qū)物業(yè)說只要核酸檢測一直都是陰性,一周左右健康碼就會轉綠,但也不知道他說的準不準。”梁女士說,從12日北海出現疫情到現在她已經做了四次核酸,并且做好了在北海被困半個月的心理準備。
27歲的梁女士在上海從事金融行業(yè),今年春季上海疫情期間,她按防疫要求于3月31日到6月1日居家隔離。待疫情形勢緩解,好不容易敢放心出來玩玩了,結果第一次旅游就在北海遇上了疫情。“現在算是比較淡定,已經習慣了隔離的狀態(tài)。”梁女士自嘲說。
滯留民宿期間梁女士每天在線辦公,但她在北海沒有認識的朋友,感到非常孤獨,希望能聯系到有同樣經歷的上海女性游客,交流一下信息,走的時候可以做個伴。目前租住的民宿所在小區(qū)環(huán)境很好,在房間里就可以看到大海,這讓梁女士心里有了些許寬慰。“等北海市疫情結束后,先去潿洲島玩一玩,再去桂林和陽朔游玩,把旅游計劃完成。”梁女士說。
據介紹,北海此次疫情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呈現局部聚集和多點社區(qū)傳播的特征,海城區(qū)和銀海區(qū)為高發(fā)區(qū)域,合浦縣和鐵山港區(qū)呈現零星散發(fā)特征。二是流調結果顯示大部分感染者均與金癸市場存在關聯,提示金癸市場是本次疫情的一個主要暴發(fā)和擴散點。三是疫情傳播速度快,傳播隱匿。本次疫情由奧密克戎變異毒株BA.2.3引起,疫情暴發(fā)后6天內感染人數突破5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