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已經進入到了后手機時代。在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看來,在這一時代,手機行業缺乏創新,但真正能替代手機的產品又沒有誕生。“后手機時代到移動智能終端的可穿戴時代可以說道阻且長。”
孫燕飚直言,關于手機缺乏革新性的話題,早在三四年前就在業內被提起過。就目前的現狀來看,手機的創新已經到了基礎物理和基礎化學的科學研究頂點。以鋰電池為例的基礎化學,革命性地變化一般是10-15年才會有的。鏡頭、鏡片乃至原材料又是頂到了物理基礎研究的極限。“這種缺乏創新并不是僅僅指國內手機廠商,放到全球頭部手機廠商中也適用。”
“所以就出現了我們看到的這種情況,唯一可能存在的創新,即折疊屏手機,便成了手機廠商們搶占市場重中之重的高地。”孫燕飚表示,盡管可以將折疊屏手機看成是“后手機時代”最后的一個創新——既是現階段最方便攜帶的移動終端,也是科技能解決的最大的屏幕顯示終端。“但折疊屏手機的出現是否能拉開手機行業的新局面,現在是無法確定的。”
李孟與孫燕飚持相同觀點。在李孟看來,折疊屏手機在整個手機行業里所扮演的角色既算不上過渡性產品,更不能說具有顛覆性,只能算上是一個微創新性的產品。比如,折疊屏手機過渡的點是沒有任何方向的,不像劉海屏、水滴屏,以及挖孔屏,目的是過渡到全面屏。
但在當下,李孟依舊認為折疊屏手機會是一個小小的趨勢。李孟表示,盡管折疊屏手機從2019年就已經出現,但依舊處于行業初期,工藝比較難,但是后面會越來越順,價格肯定也會有所降低。
“當一個設備可以實現平板大屏和手機小屏的切換的時候,還是會讓人向往的。”李孟認為,如果價格再便宜點,很多平板的用戶也會被撬動 ,畢竟一個設備能完成的工作,用戶也不想用兩個設備來完成。
對于“手機的將來肯定不是折疊屏”的觀點,孫燕飚分析表示,首先要明確,折疊屏核心要解決的是顯示問題——顯示屏更大,觀感更好。
但如果是空間顯示(全息影像)出現之后,如智能眼鏡提到的就是空間顯示,其是沒有任何局限的,一副智能眼鏡可以讓需要的東西全部展示在眼前。這時候眼鏡就是眼睛,它可以占據整個視覺面積的95%以上。如此一來,任何一款單純強調屏幕大小的產品,都不足以與之相比較。
孫燕飚口中的空間顯示即是當下在科技公司備受追捧的“元宇宙”。今年3月,VR游戲平臺Roblox在紐交所上市,首日股價即暴漲54.4%。7月,Facebook創始人兼CEO扎克伯格公開表示,2025年前Facebook將全面向元宇宙公司轉型并把布局元宇宙列為最重要的優先項目之一。
8月底,字節跳動斥90億元巨資收購了國內VR硬件品牌Pico。除此之外谷歌、阿里巴巴、亞馬遜等均進行了元宇宙戰略布局。
英偉達黃仁勛曾公開表示,我們正處于元宇宙的風口浪尖上。騰訊創始人馬化騰也提出了“全真互聯網”的概念。
“從手機到手機投屏,其實就是為了讓顯示更大。智能眼鏡出現之前,移動終端最大的屏幕就是折疊屏手機。但一旦空間顯示走向成熟,實現輕巧便捷,那它必將是取代折疊屏的下一個產物。”在孫燕飚看來,折疊屏手機只是手機革新的過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