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發生于鼻唇三角區(危險三角區)的癤腫可并發
A.顏面部蜂窩織炎
B.丹毒?
C.顏面部淋巴管炎
D.化膿性海綿竇炎
E.敗血癥
答案:D
解析:癤的臨床表現是:病初出現紅、腫、痛、熱的小硬結,逐漸隆起高于皮膚,結節中央組織壞死,液化成膿,硬結頂端有黃白色膿栓,常自行潰破,膿液排出后炎癥消退而愈。位于面部,特別是危險三角(眉間與兩側唇角連線)區的癤,若被擠壓,致病菌可沿內眥靜脈、眼靜脈進入顱內,引起化膿性海綿竇靜脈炎。
2、可能出現杜加(Dugas)征的疾病是
A.肩關節周圍炎?
B.肘關節脫位?
C.鎖骨骨折?
D.肩關節脫位?
E.肱骨外科頸骨折
答案:D
解析:杜加(Dugas)征(搭肩貼胸試驗):用于檢查肩關節脫位。以患肢手掌搭在對側肩部,而肘部內側不能貼近胸壁;或先以患肢肘部貼于胸壁,而手不能搭及對側肩部者,均為陽性。
3、腎損傷血尿不明顯的是
A.腎挫傷?
B.腎蒂斷裂?
C.腎全層裂傷?
D.腎部分裂傷?
E.腎盂部分撕裂
答案:C
解析:腎損傷患者大多有血尿。腎挫傷時可出現少量血尿,嚴重腎裂傷則呈大量肉眼血尿,并有血塊阻塞尿路。血尿與損傷程度不一致。
4、女性,65歲,右上腹痛,寒戰、高熱3天入院,既往有膽結石病史。入院檢查,體溫39.5℃,血壓80/50mmHg,神志淡漠,鞏膜黃染,右上腹壓痛(+),未及包塊,腸鳴音正常,該病人初步診斷
A.革蘭氏染色陽性球菌敗血癥?
B.革蘭氏染色陰性桿菌敗血癥?
C.毒血癥
D.菌血癥?
E.膿血癥
答案:B
解析:革蘭陰性桿菌膿毒癥:常為大腸桿菌、綠膿桿菌、變形桿菌所引起,多見于膽道、尿路、腸道和大面積燒傷感染時。它們的內毒素可以引起血管活性物質的釋放,使毛細血管擴張,管壁通透性增加,血管淤滯循環內,并形成微血栓,以致循環血量減少,細胞缺血、缺氧而發生感染性休克。臨床特點:一般以突然寒戰開始,發熱呈間歇熱,嚴重時體溫不升或低于正常。有時白細胞計數增加不明顯或反見減少。休克發生早,持續時間長。病人四肢厥冷,出現紫紺,少尿或無尿,多無轉移性膿腫。
5、手術后幾天仍有疼痛者,必須查明原因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答案:C
解析:術后疼痛,麻醉消失時最甚,24小時達高峰,第三日基本消失。
6、診斷潰瘍病急性穿孔最有意義的是
A.潰瘍病史
B.突起臍周劇痛,轉移至右下腹
C.腹痛劇烈
D.膈下游離氣體
E.腹部劇痛數小時后緩解,提示病情好轉
答案:D
解析:急性穿孔是潰瘍病的常見并發癥。癥狀有急性腹膜炎的表現,體征:早期腹肌緊張可呈板狀腹,伴壓痛、反跳痛,穿孔部位壓痛始終很明顯,肝濁音界常消失,有移動性濁音。晚期因腸麻痹而全腹膨脹,腸鳴音消失。站立位X線透視可見膈下游離氣體,腹腔穿刺可得黃色混濁液體等。
7、女性,62歲,持續性右上腹脹痛6小時,伴寒戰、高熱,黃疸。既往有類似發作歷史。查體:體溫3.2℃,血壓70/50mmHg ,心率20次/分,神志淡漠,鞏膜和皮膚黃染,右上腹肌緊張,壓痛陽性。白細胞24×9/L,最大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胃穿孔?
B.急性胰腺炎?
C.急性膽囊炎
D.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解析:[診斷]1、有多次膽道疾病,尤其是膽石癥的發作史。2、典型表現是雷諾五聯征:右上腹痛、寒戰高熱、黃疸、休克和精神癥狀。3、右上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肝腫大、肝區叩痛,有時可觸及腫大壓痛的膽囊。4、白細胞計數多超過20×9/L,血小板低于0×9/L,血小板計數越低,預后越差。5、術中見膽管內高壓和膿性膽汁。
8、骨關節結核不適合手術治療的情況是
A.有明顯死骨及膿腫
B.經久不愈的竇道
C.早期全關節結核,為搶救關節功能
D.脊椎結核并截癱
E.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衰弱、重度貧血
答案:E
解析:手術治療脊柱結核主要是行病灶清除術,其適應癥為:1、死骨形成;2、膿腫形成;3、壞死組織、膿汁死骨、肉芽組織等壓迫脊髓形成截癱。全身中毒癥狀嚴重、衰弱、重度貧血時適于先控制癥狀后手術。
9、等滲脫水補鉀時每小時尿量必須超過
A.20ml?
B.30ml?
C.40ml?
D.50ml?
E.60ml
答案:C
解析:因為尿量過少導致補鉀離子過多而致高鉀血癥。
10、全麻術后24~48小時,患者不主動咳嗽排痰,醫護人員又不注意鼓勵和幫助病人排痰,易發生
A.切口感染?
B.切口裂開?
C.肺不張或肺內感染
D.急性肺水腫
E.深靜脈血栓形成
答案:C
解析:有慢性呼吸道感染、高齡、長期吸煙史或行吸入麻醉,以及胸腔部大手術的病人,由于痰多、切口疼痛影響排痰,易并發肺不張,繼而出現肺炎或肺膿腫。預防措施為術前控制呼吸道感染,吸煙者術前戒煙2周,注意口腔衛生;肺不張的病人應經常翻身拍背,幫助咳痰;無力咳痰的病人應給予吸痰或超聲霧化蒸氣吸入,適當服用氯化胺等化痰;呼吸道嚴重痰阻時,氣管內插管吸痰,甚至考慮做氣管切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