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概論》有哪些題呢?
漢語言是屬于中國語言文學類專業(yè),這個專業(yè)主要是培養(yǎng)可以從事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工作或者與此專業(yè)相關工作的專門人才。通過該專業(yè)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擁有堅實寬厚的文史哲基礎知識與理論,扎實的語言學理論基礎和漢語以及漢語史知識,并且還具有一定的語言分析能力,較強的寫作能力、古籍閱讀能力以及外語能力。
試題范例:
填空題:
1、結構主義語言學包括布拉格學派、哥本哈根學派、美國描寫語言學派三個學派。
2、歷史比較語言學是在19世紀逐步發(fā)展和完善的,它是語言學走上獨立發(fā)展道路的標志。
3、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半球,大腦的左半球控制語言活動,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語言的感性直觀思維。
4、一個符號,如果沒有意義,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如果沒有聲音,我們就無法感知,符號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物質基礎。
5、用什么樣的語音形式代表什么樣的意義,完全是由使用這種語言的社會成員約定俗成。
6、語言符號具有任意性和線條性特點。
7、語言的'底層是一套音位,上層是符號和符號的序列,可以分為若干級,第一級是語素,第二級是詞,第三級是句子。
8、語言系統(tǒng)中的所有符號,既可以同別的符號組合,又可以被別的符號替換,符號之間的這兩種關系是組合和聚合。
9、組合是指符號與符號相互之間在功能上的聯(lián)系,聚合是指符號在性質上的歸類。
簡答題:
1、語言是自然現象還是社會現象?為什么?
答:語言是社會現象,它不是自然現象,也不是個人現象。①語言是社會現象和人類社會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語言隨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社會的發(fā)展而發(fā)展,隨社會的分化統(tǒng)一而分化統(tǒng)一,可見,語言絕不是自然現象。②從語言的音義關系可以看出語言不是自然現象,而是由一定的社會集團約定俗成的;如果語言是自然現象,是天生的,世界上的語言就應該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區(qū)別,而實際上世界上不但有各種各樣的語言,還有眾多的方言。
2、什么是組合關系?什么是聚合關系?它們對于語言運用有什么樣的意義?
答:語言符號中每個符號都處在既可以和別的符號組合,又可以被別的符號替換這樣兩種關系中。符號和符號組合起來的關系稱為符號的組合關系。
語言符號的組合方式處于一個前后相續(xù)的鏈條狀,在鏈條的某一環(huán)節(jié)上能夠互相替換的符號具有某種相同的作用,它的自然地聚集成群,它的彼此的關系叫做聚合關系。
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是語言系統(tǒng)中的兩種根本關系。不但語言符號(詞、語素)處在這兩種關系之中,而且構造符號的音位和意義也都處在這兩種關系之中。
組合關系和聚合關系是組成語言系統(tǒng)的一個綱,是我們觀察、分析、歸納錯綜復雜的語言現象的一把總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