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牙齒矯正
矯正牙齒又稱為口腔正畸,是利用矯治器,通過正畸或外科手術等方法矯正牙齒、頜骨畸形的過程。學生是矯牙的主要群體,由于正式配戴矯治器前的一個月,患者要到醫院拍片、咬牙膜、確定治療計劃、拔牙等,較為繁瑣,所以家長最好選在寒暑假帶孩子去做牙齒矯正,好有充足的時間把牙齒矯正的前期工作做完。戴上矯治器后,每月按時復診就可以了。
矯正牙齒12~14歲最佳
不少家長抱有疑問,我的孩子牙齒不整齊,什么時候才適合做矯牙呢?對此,專家表示,通常矯牙最佳年齡是12~14歲,此時孩子的牙齒已基本換完,牙弓基本發育完全,醫生可以對牙齒畸形的類型作出明確診斷。同時,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骨骼改進速度快,可塑性更高,過了這個年齡,雖然也可以做矯正,但會增加矯正難度。
學生牙齒的主要問題
在矯牙的學生中,最常見的是牙列擁擠、牙齒不整齊、齙牙、地包天等問題。專家介紹,牙列擁擠往往是牙齒量與骨量不協調導致的,牙齒多,骨頭小,導致牙齒沒有地方排列整齊,這也是一部分人矯牙前需要拔牙的原因。
蟲牙也會導致牙齒畸形
另外,蛀牙也有可能誘發牙齒不整齊。牙醫說,如果孩子因為蛀牙使得乳齒過早缺失,兩邊的牙齒就會往缺失的地方倒,導致恒牙不能正常長出,最終使得牙齒不整齊。
孩子長牙時要適當吃較硬食物
專家建議,孩子從長牙開始就應適當咀嚼一些較硬的食物,不能只吃軟食,否則頜骨、牙齒得不到刺激,發育就會受到,咀嚼硬食能幫助頜骨發育。
矯正期間每天至少刷4次牙
牙齒矯正的時間較長,一般為兩年至三年。牙齒戴上矯治器后,醫生就會反復提醒患者做好口腔護理工作。潘昱提醒,首先在飲食上避免吃較硬的食物,比如番薯干、堅果、排骨等,以免矯治器變形損壞;其次,要特別注意牙齒衛生,因為牙齒戴上矯治器,容易殘留食物殘渣,也不容易被刷干凈,從而引發蛀牙、牙齦炎。因此最好每天刷牙不得少于四次,每次飯后刷一次,睡覺前再刷一次,每次刷牙不得少于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