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網絡上的熱點話題經歷了一次有趣的轉變。從最初對打卡麻辣燙的追捧,到如今對倒閉故事的關注,這一現象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議。
從天眼查App上可以了解到,“天水麻辣燙”這一品牌名稱已被嘗試注冊為商標,申請方為天水市麥積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其分類被歸為方便食品。然而,最新的商標流程狀態顯示為“駁回通知發文”,這意味著該商標的注冊申請并未成功。
進一步查閱股東信息,我們發現天水市麥積區農業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由天水市麥積區國有資產經營投資有限公司、天水市麥積區財政局,以及天水市麥積區城鄉投資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持股,顯示出其深厚的政府背景與多方支持。
據報道,天水麻辣燙在去年風靡一時后,吸引了00后創業者王閃閃的目光。她在親自考察后,決定在鄭州開設一家天水麻辣燙店。但遺憾的是,這家店并未能維持太久,很快就宣告倒閉。然而,王閃閃意外地發現,通過自媒體平臺分享店鋪倒閉的經歷,竟然能夠吸引大量的網絡流量。
這一現象并非個例,短視頻平臺上,“天水麻辣燙,讓我干倒閉了!”已成為一些創業者的流行語。這些創業者主要來自山東、山西、河南、河北等地,“創業失敗”的標簽似乎為他們帶來了新的機遇,都試圖從“倒閉流量”中分得一杯羹。
盡管投入大量資金的店鋪倒閉原本是一件令人沮喪的事情,但店主們卻通過運營“倒閉流量”獲得了關注和商機。這種現象頗具諷刺意味,仿佛是現實版的魔幻現實主義小說。盡管有些人可能通過這種方式獲得了一定的收益,但這種純粹以流量為導向的做法,實際上暴露了短期的功利主義價值觀,并非商業經營的長遠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