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這一乳制品中的明星產品,長久以來在市場中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尤其在飯后,一杯酸奶幾乎成了許多人的習慣。相較于主要面向老人和小孩的鮮奶市場,酸奶的用戶群體顯得更為廣泛,因此,不少酸奶品牌近年來都取得了顯著的品牌溢價。但如今,這一繁榮景象似乎正面臨終結。
隨著消費趨勢日益偏向于折扣化和低價為王,酸奶市場也迎來了降價潮。回顧2023年,低溫酸奶市場的主要品牌紛紛調整價格策略,其中市場份額前十的品牌旗下最受歡迎的幾款產品均出現了降價。
據市場數據顯示,天友酸奶的降價幅度尤為顯著。特別是其160g的大紅棗酸奶,在考慮各種促銷和折扣后的實際零售均價,相較于標簽價的降幅達到了14%至22%。而簡愛酸奶和卡士酸奶也不甘示弱,紛紛加入降價行列。簡愛的Hi原味裸酸奶家庭裝和卡士的3.3原味鮮酪乳均出現了明顯的價格下調。
主流品牌的這一舉動,無疑反映了市場的深刻變化。低溫酸奶普遍降價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需求的持續低迷。近年來,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提升,乳制品需求逐漸向白奶集中。相比之下,酸奶和乳飲品的需求持續下滑。
從2015年開始,酸奶品牌紛紛進行大規模的品牌升級。然而,根據相關數據,過去三年,我國低溫酸奶市場卻整體負增長11.4%。隨著中國乳業市場的持續增長,雖然上游牧場資源和奶源的建設與覆蓋得到了廣泛的布局,但這也導致了乳制品市場的供應過剩,進而使得原奶價格和乳制品價格普遍走低。
盡管過去,部分高端酸奶通過提高產品粘性和口感來獲得更高的收益,但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供應過剩的出現,這種高價格、高利潤的模式已難以持續。如今,酸奶市場正面臨重新洗牌,品牌們需要尋找新的出路,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