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方法
圓粒糯米提前數小時淘洗干凈,用涼水充分浸泡吸足水;小紅棗洗凈即可,無需泡水;我用的干粽葉,提前數小時用涼水浸泡變軟再使用,用新鮮的粽葉可沖洗后直接使用。
取兩片粽葉,一片壓著一片增加其寬度,剪掉兩端的硬梗及葉尖,在葉片下面1/3或者1/4處折疊一下,成一個小漏斗型,底部的葉子要將尖端給擋住,防止米粒漏出;想包小粽子就在1/4處折疊,想包大粽子可以在1/3處折疊。
先放適量糯米在“漏斗”底部,用筷子搗瓷實后放4顆小棗,表面再蓋一層糯米,離頂部粽葉邊緣要有點空間,這樣包裹的時候就不會漏米了。
將上面的葉子折疊下來,壓在糯米上,并將兩側的葉子包裹嚴實,成一個菱形的粽子。
手握緊粽子,用小繩結實。
包好的粽子放在涼水鍋里;用電飯煲“煲湯”檔,1.5小時即可,用普通鍋可自己酌情計時。
粽子葉如用新鮮的,不論從顏值上,還是味道上,或者從制作時的方便程度及最后的定型上都比干粽葉制作的要勝一籌。小棗要選擇核小、肉厚、味甜的品種,棗肉不要太干,這樣包好的粽子才棗香濃郁,棗肉紅潤。糯米食品要熱吃好消化,涼吃雖能體現出黏性但卻不易消化,所以根據個人酌量食用。